2024.12.24 星期二 农历甲辰年十一月廿四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大意】

在一次战斗中骄纵敌人,就会带来累世的祸患。(说明对待敌人要严厉打击、严加防范,使其不敢再产生侵略和冒犯的念头。)


诗一首

官定后戏赠

〔唐〕杜甫

不作河西尉,

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

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

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

回首向风飙。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224

【译注】

天宝十四载(755 年)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正八品下)。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儿,和他平素“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相差太远,杜甫啼笑皆非,便写了这首自我解嘲的诗来赠自己。名为戏,其实很伤心,据《夔府书怀》诗“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此诗当作于天宝十四载(755 年)十月前后。

杜甫被困长安,生活十分拮据,迫切地希望早日进入仕途。唐玄宗晚年渴望长生,迷信阴阳五行之说。杜甫投玄宗所好,连上三篇礼赋,以便得到一份差事。唐玄宗看后高兴,让宰相再考察一下他的文章,令其在集贤院等待安排,好像又给了杜甫一次显露才华的机会。

此荣耀连杜甫自己都不曾想到,可是最后他再次栽在了这位李林甫大人之手。因为他大权独揽,之前已上表野无遗贤,此时岂能承认杜甫是一位“贤者”?李宰相耍了个花招,将杜甫推给主管官吏酌情办理。此后再无下文,皇帝又忙于酒色神仙,也早把杜甫忘了。

杜甫以贤相自期,自视颇高。经多年磨炼,终得一次任命:官职是河西尉。县尉是一个征兵催粮的官儿,而且河西走廊地处偏僻,他就辞掉了这个工作。在哥舒翰等人的帮助下,又给他换了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务。

兵曹参军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的从八品下的小官,对杜甫而言,简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但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好委屈接受了。

本诗首联“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诗人直抒胸臆,觉得县尉职务太低。京城混了十年,最后得此差事,当然心有不甘。而且因为地处偏僻,又常去欺压百姓,实在不适合他这位儒生。“折腰”二字,表达出了作者不愿奉迎的孤傲性格。

颔联解释要接受新的职务的原因:“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自称老夫并非年老体衰,只是因为过于烦劳,便觉得有些心力交瘁。诗人很厌恶趋奉奔走的礼节而担任兵曹参军,总算可落得个清闲自在。

其实,如果杜甫贪图安逸、喜欢逍遥,就不会不顾一家老小,独自困守长安十年之久了。诗人不过是发发牢骚排遣愁闷而已。

颈联“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诗人喜喝酒,无论是待友,还是自斟自饮,都需要依靠微薄的俸禄。即使醉了,也要狂吟放歌,歌颂皇帝的圣明、朝廷的优待。

尾联以景语结束全篇,却蕴含丰富,意犹未尽,“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诗人在京城苦苦等待,每天都在思念妻儿。可是十年青春只换来了八品的小吏,自感无颜回乡,更无兴致向亲朋诉说。诗人回顾过往,又惆怅地面对凛冽寒风,心中充满了悲愁。

杜甫的这首诗起名“戏赠”,不过是悲情的自嘲,读者从中读出无尽的感伤和不悦。一位执着于仕进的儒生多次被人耍弄,虽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如此开元盛世,才子们都难以实现心中梦想,晚唐的李商隐悲叹身世更是可以理解。

从此以后,个人的不幸和百姓的苦难,共同构成了杜甫后半生的生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