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星期三 农历甲辰年十月六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人善我,我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汉〕韩婴

【大意】

别人善待我,我善待别人;别人不善待我,我仍然一样善待别人。


诗一首

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唐〕韩偓

往年同在鸾桥上,

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

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

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

亦应怀抱暗凄然。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683

【译注】

这首诗以怅惘感伤的心情,借寒食游园,追忆了几年前与一位女子相会时的温馨缠绵,对于早已天各一方的情人表示了深切的怀念。

寒食这一天,传统风俗是折柳条插在门上、屋檐上,叫做“明眼”;男女成人举行冠礼、笄礼也在这一天。所以,寒食节容易产生对亲朋故旧和情人的思念。可以想见,多情的诗人在这一天,难以平息激动的心潮,于是特地来到李氏园亭中,来深情地追思那梦牵魂绕的情人。诗题中已经隐隐透出了伤感、追怀的意味,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诗歌一开始,就无限深情地追怀了往年与情人在园中约会时的缱绻柔情。首句“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点明约会地点是在园中“鸾桥”上。桥以鸾为名,盖有深意存焉。这里暗用了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中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一只鸾鸟(神话中凤凰一类的鸟)被捉,因为失偶三年不鸣,后于镜中自顾身影,哀鸣而死。鸾凤和鸣,后遂成为男女约会的典故。这里,男女“同在鸾桥上”,一个“同”字,表达了相亲相爱之情,相依相偎之态。那时,这位女子正斜靠红色的桥栏上,与诗人一道歌咏柳絮。这里也暗用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典故: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咏雪以柳絮相比拟,博得谢安称赏,后用指女子赋诗。

这两句看似极为自然,漫不经心,但却在短短十四个字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与一位美慧可人的女子相会,不能不让人永远怀念而留下甜蜜的回忆。首联极写与女子相会时的柔情蜜意,且置于篇首,与以下几联追忆往事时的伤感,形成有力的反衬。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第二、三联写出了诗人此日游园的凄凉和思念的愁苦。

作者独自一人,在园中长满香花美草的小路上踽踽而行,“独”字与首句“同”字形成对比,孤独之情自见。当日斜靠朱栏咏柳绵之人已杳无踪迹,只有满地青苔,显出满目凄凉。在这般凄清的寒食节追忆往事,难怪作者要格外伤心了。然而路遥三千,关山阻隔,音问难传,不可能知道她的境况。

屈指算来,一晃四、五年过去了,真是往事如烟、人生如梦。“屈指思量”十分传神,它仿佛使读者看到一个满怀愁苦的男子正在园中寻寻觅觅地踯躅,悲悲切切地掐指思量。这与第一联中同在鸾桥咏柳绵的情景相比,那时的兴高采烈、欢愉快乐的情绪此刻早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孤零零、凄切切的一人,益发显得苦不堪言。这两联明白如话若道家常,但经第一联的反衬,意思十分婉曲深厚。

尾联“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出人意外结得不同一般。如果按颔联、颈联的思路顺势而下,则尾联仍应写作者自己游园如何凄苦;现在笔锋一转,将重心放在了那位倚栏咏柳絮的人身上了。诗人料定,那位远在他乡的多情的女子,在这寒食佳节之时,也在思念自己而满怀凄凉。这里一个“暗”字值得玩索。他们要暗中凄然而不能公开表白的原因是他们过去是在暗中相爱,不敢公布;后来,这对情人终于被拆散,各怀一腔难以言传的幽恨,而各在海角天涯,憋在心中的苦水不能倾倒。四、五年来,那位女子的心十分痛苦而憔悴。

最后一联回应篇首,与那位美慧的女子形成对比,往日无忧无虑,如今想必是凄楚、憔悴了,那分离的愁绪,真是苦不堪言啊!同时从女子思念作者,来更深地体现作者对那位女子的思念,这就避免了一般化的写法,显得更为委婉深沉。从情感逻辑上说,也与第六句的“屈指思量”暗通关钮,将思量之情写清,充分地表现出无穷的留恋之意。

这首诗结构严谨,特别是使用反衬等手法,使得全诗天然浑成而又顿挫跌宕,在曲折变化中把思念的情致写得淋漓尽致。在语言上,除“鸾桥”、“咏柳绵”是用典之外,基本上是平常习惯用语,显得平易亲切而明白晓畅,其遣词用字十分精当,虽雕琢却不失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