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 星期二 农历甲辰年八月廿九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大意】
把读书当作终生事业的人,就该懂得读书的乐趣;抱着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去追求行善的名声。
诗一首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注】
在盛唐的诗坛上,王昌龄堪称是璀璨的群星中之一员,他以写边塞题材著称,尤其是擅长七绝。王昌龄一生坎坷不平,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相似之处。公元748年,51岁的他被贬谪到湖南怀化的龙标县作县尉,李白闻及此事写了这首七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伤气氛。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啼鸣“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漂零之感和别离之恨,切合情事,融情入景。因首句已景中见情。次句便直叙其事,点名愁之由来。次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表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其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点出主题。人隔两地,难以相从。月照中天,千里与共。愁心寄于明月,相随夜郎,交于那不幸的谪迁者。这两句诗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诉说,无人理解,只能托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他和朋友都能看到。第三是说只有依靠明月寄与愁心而别无他法。李白想象力丰富,用男女爱情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随风逐月到达夜郎以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诗人的这种表现手法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此诗写作手法高超,而且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被选入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因此,此诗在国人中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