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 星期日 农历甲辰年五月十一日

名人名言

【原文】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晋〕陶渊明

【大意】

勤奋好学就像春苗,虽然看不见它在生长,但是它天天都在生长。停止学习就像磨刀的石头,虽说你看不见它在减少,但它每天都在减少。


诗一首

〔唐〕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

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

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

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

未抵青袍送玉珂。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540

【译注】

此诗为李商隐自伤身份之作,也有人认为,此诗是李德裕在大中二年(848 年)遭贬之作。

这是一首以“泪”为内容的七律,在李商隐的作品中独树一枝。全诗运用大量典故,列举历史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眼泪,为最后一种“泪”作为铺陈。

“永巷长年怨绮罗”,首联上句写宫庭嫔妃失宠之泪,她们遍体罗绮却长期失宠而不能与君王接近。

“离情终日思风波”,第二句描写离别的眼泪。“风波”代指漂泊他乡的丈夫。此联写的是女子寂寞孤独思夫的眼泪。

颔联上句“湘江竹上恨无限”,写的是舜帝死后娥皇、女英二妃为之奔丧痛哭,挥泪沾竹,竹尽泪斑,比喻对于亡者的哀悼,描写的是伤逝之泪。颔联下句“岘首碑前洒几多”,说的是一个名叫羊祜的人,在一地为官,清明亷洁,死后百姓为他立了一个碑,叫岘首碑,每逢他的忌日到来,百姓前去碑前祭拜,碑上常洒满许多泪水。这是感德之泪。

颈联上句“人去紫台秋入塞”,写的是王昭君远嫁匈奴,思念故土流下的泪水。下句“兵残楚帐夜闻歌”,写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兵困垓下,到了乌江边,夜慕降临,楚歌四起,国破家亡,这是英雄末路之泪。

尾联“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意思是:如果在清晨到长安灞水桥边看一看,就会知道,以上六种悲泪都抵不上青袍寒士送玉珂贵冑时自伤穷途抑塞之泪更为悲伤。

此诗说了七种“泪”,在作者看来,前六种泪都是正常的“泪”,唯独落拓青袍者饯送显达贵冑最为刺心刺骨,这正是对于作者本人心理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