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 星期六 农历甲辰年五月初三

名人名言

【原文】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 孙子兵法 谋攻篇

【大意】

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散敌人,有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


诗一首

堤上行三首 其一 日暮争渡

〔唐〕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365

【译注】

《堤上行》大约作于长庆二年(822年)到长庆四年,即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

这首诗犹如一幅江边码头的写生画: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可以想象,这个码头是人烟稠密,估客云集的热闹所在。

第一句说“酒旗相望大堤头”,酒旗相望,说明酒家之多,贸易往来频繁。一面面酒旗在宽大的河堤上迎风招展,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富有世俗人情气息。

第二句“堤下连檣堤上楼”,语言朴素,不见一点雕琢痕迹。大堤上乱中有序,一派生机呈现在面前,为读者展现了江南水乡完美的背景。

三、四句描绘近景,增强了画面感,绘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南晚渡图。“日暮行人争渡急”先点明时间。然后诗人用“争”和“急”二字把江边居民忙于争渡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来。“桨声幽轧满中流”一句状写景色,摹拟声音,用象声字“幽轧”来突出桨声,写出了船只来往穿梭和船工的紧张劳作,把“争渡急”写足,意景和诗味俱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楼台、樯橹、争渡人群、幽轧的桨声,动静相映,画面灵动,把诗情画意揉合在一起,成了有声的图画。无论是画面还是其中的诗意,都突破了传统描写的窠臼,立意新颖,手法娴熟,笔调自然,流淌着世俗人情的诗化美。

(身修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