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6 星期日 农历癸卯年六月廿日
名人名言
【原文】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大意】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此言朴实无华,蕴含哲理,是诗人用自己切身体会告诫青年的经验之谈: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必须珍惜光阴。
附:原诗《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桐已秋声。
诗一首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七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
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
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
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
仰视皇天白日速。
【译注】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48岁,7月他弃官流寓秦州(甘肃天水),10月转赴同谷(甘肃成县)居一个月,一家人饥饿病倒卧床,只能挖土竽充饥。在这饥寒交迫的日子里,诗人写下了这七首诗,这是其中的最后一首。
首句“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年将半百,转徙流离,几乎“饿死填沟壑”,怎能不悲愤填膺。
次句“三年饥走荒山道”,三年指至德二载至乾元二年。杜甫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而遭贬斥,为饥饿所迫在荒山道尝了尽艰辛。
三、四句“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诗人追叙了困居长安的苦楚,全诗陡然出现高潮。他在长安接触过各种达官贵人,发现凭借父兄余荫而成为卿相的皆为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表现了诗人对少年卿相这种腐败政治无比愤慨。
五、六句又回到现实,映现诗人与“山中儒生”对话镜头:“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诗人身处困境,和老朋友谈起的都是不快的往事。忧国忧民的想法不能实现,十分伤感。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诗人悄然收笔。“仰视皇天白日速”,搁笔望天,只见白日在迅速地奔跑。一种凄凉迟暮之感在胸中汹涌,不能自己。
作为组诗末篇,此诗抒发了诗人的无助漂泊之感,其悲伤的心情和艰难的处境,犹如潮水般冲击着读者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