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6 星期日 农历癸卯年五月廿九日

名人名言

【原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清 林则徐

【大意】

只要对国家有利,那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对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避开。

附全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其一》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诗一首

塞下曲六首 其五

〔唐〕李白

塞虏乘秋下,

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

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

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

少妇莫长嗟。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164

【译注】

这是一组边塞诗,共六首,此为其五。和其他初、盛唐边塞诗一样,此诗以乐观高昂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景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面貌。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首联二句分述敌我两军态势,指明战争性质。“塞虏”,塞外强盗,含贬斥、轻蔑之意。“乘秋下”,指在秋收季节,乘隙而入。“天兵”,天朝军队,含赞扬色彩。通过不同措辞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立场。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颔联与首联“天兵”照应。两句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威严整肃,同仇敌忾,争相建功报国。

颈联“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皎洁的月光(边月)和银色的寒霜(胡霜)笼罩着无际的沙漠,形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弓影”飘移,“剑花”闪烁是战士们的行动。用“随”和“拂”两个动词,使静物与动态结合起来,显出生机勃勃,构成苍茫中见壮美,异彩中见飘逸的奇妙意境。

尾联以天兵必胜的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高潮。“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这是征人们在劝慰少妇:未获全胜,玉门关还未入,请亲人们稍安勿躁,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慨。这样的结尾不落边塞诗以乡愁和闺怨作结之窠臼,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臻完善,使献身国家的崇高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身修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