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 星期五 农历癸卯年四月廿二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

晋书·列传·第 25 章

【大意】

不把自己看得更高才能驾驭外物,不把自己看得更重才会得到人们的敬仰。


诗一首

滟滪堆

〔唐〕杜甫

巨积水中央,

江寒出水长。

沉牛答云雨,

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

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

行止忆垂堂。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229

【译注】

杜甫在好友严武去世之后离开成都,沿长江顺流而下,于唐大历元年(766)至奉节(夔州)。本诗即诗人过瞿塘峡时所作。

首联“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开门见山写滟滪堆之大,“巨”、“寒”二字给人以高险之感,令人望而生威。

颔联“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此联化用了当时谚语:“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鱉,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此联承上,突出了滟滪堆的险恶之势。

颈联“天意存倾覆,神历接混茫。”在诗人看来,这是上天有意让行船有倾覆的危险,是造物神功设此巨石,以戒行船,把滟滪堆化作水候,成为警戒行船的标石。

尾联“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诗人在战乱中漂泊流离,一路上险象环生。杜甫无时不在盼望着平息叛乱,还社会以安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仕途不济,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