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星期二 农历壬寅年十月十五日

名人名言

【原文】

闻善而慕,知过而惧。

〔宋〕陆九渊

【大意】

听到别人有美德,有长处,就对他仰慕;知道自己有过错,就感到害怕。仰慕别人的美德和长处,就会向他学习。害怕自己有过错,就会惊惧而悔改。这句话化用了《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句意,可引用以自勉或赞扬那些从善如流和知过而改的人。


诗一首

一百五日夜对月

〔唐〕杜甫

无家对寒食,

有泪如清波。

斫却月中桂,

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

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

秋期犹渡河。

【译注】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寒食节,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作者被困长安。诗题不用寒食节,是因为作者冬至离家出门,计算其日,乃一百又五天。此诗同《月夜》一样,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悲伤之情。

首联“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交待了作者被困长安的窘境。“寒食”与诗题中“一百五日”相应。“有泪”与“无家”相对,表现了离散的悲哀。月光入水,金波闪烁,正如眼泪涌动不止。此联为偷春格。(见下面“名词解释”)

颔联“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是说砍掉月中的桂花树,月亮照在人间的光会更多更亮,表达了作者与家人团聚的期望。

颈联“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是杜甫想象妻子思念他时表现的出来愁容。今夜家人离散,尽管天空泛着红光,杜甫想象妻子一定是紧蹙愁眉的样子。

尾联“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借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反衬自己因安史之乱不能与妻子相见的悲愁。牛郎织女遥隔天河,犹能一年一聚。而杜甫与家人却难以相见。

这首诗正是通过神话,运用浪漫的想象等手法,把作者在寒食之夜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这首诗和《月夜》一样,是兼具思想感情的真实博大和艺术手法圆融贯通的好诗。

(身修摘编)

名词解释:偷春格

律诗中,一般是颔联对仗而首联随意;而首联对仗,颔联不对者被称作“偷春格”。杜甫的《一百五日夜对月》首联即是偷春格。

另外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是典型的偷春格: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此诗首联颈联对仗,而颔联不对,故为偷春格。

(身修摘编)